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十二年元旦

鲁迅 鲁迅〔近现代〕

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
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雾弥膜笼罩住高山峻岭,将军们躲进岩洞发号施令;国民党战机轰炸把村落夷为平地,遭受杀戮的全是无辜百姓。
上海的租界依然歌舞升平,没有轰炸用不着胆战心惊;吃饱了牛排色翅红茶绿酒,打牌声里混过了又一新春。

注释
二十二年:指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又戏为邬其山生书一笺(云封胜境护将军)……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邬其山,即内山完造;静农,即台静农。
云封:云雾弥漫、笼罩的意思。高岫(xiù):山峰、山峦。暗指江西庐山。护:保护。将军:指国民党蒋介石。1932年5月,蒋介石在庐山设立“剿共”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二省。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代表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面对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和不抵抗,国民政府官员的争权夺势、腐败和对民众的压制,以及上海十里洋场、租界内人们的醉生梦死,鲁迅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林伟.鲁迅诗歌注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07页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一联是对偶,“护将军”和“灭下民”相对,正说明“灭下民”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将军”,是那个在云封高岫上的“将军”,矛头指向国民党首脑蒋介石,是极为有力的。“高岫”原作“胜境”,“胜境”只指名胜风景,显不出是庐山,改作“高岫”,就把庐山突出出来了。“霆落”改成“霆击”,用“落”是从上而下,用“击”是有意的轰击,又突出“灭下民”的罪恶。“戮下民”是屠戮下民,改为“灭下民”,是歼灭百姓,有全部消灭的意思,更其显出他们的罪恶用心。“到底”原作“依旧”,依旧是照旧,不如到底的更为有力。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鲁迅推敲修改的功夫,使得用词更为精确有力,更为生动。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二十二年元旦》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准确有力、饱含愤怒;后两句寓揭露于讽刺,以讽刺代怒斥,更深刻地揭露了国民政府的本质。这首诗通过描写人民生活的苦难,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深切的爱;他对不顾民族危亡那些统治者表示了强烈的愤慨,显示出对人民大众深切的同情。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蓬子

鲁迅 鲁迅〔近现代〕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鹊桥仙·绣衾初展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绣衾初展,银红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
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昨夜新看北固山

王国维 王国维〔近现代〕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猛雨自随汀雁落,湿云常与暮鸦寒。人天相对作愁颜。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