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石郎曲

乐府诗集〔宋代〕

白石郎,临江居。
前导江伯后从鱼。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石郎,临江居住。
前面有江伯引导,后头有鱼群跟从。
像玉一般的石头堆垒,似翡翠般翠绿的松树排列成行。
白石郎的美艳天下独绝,世界上像他这样的再没有第二个。

注释
白石郎:白石郎君。传说中的水神。
前导:前面引导。
后从:后面跟从。
积石:积聚在一起的石块。
列松:排列的松树。
翠:翡翠。
艳:美艳。
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
世无其二:世上没有第二个。

简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位临江而居的绝色白石郎的形象,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首二句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居住环境;后一句通过描绘他与江伯、鱼儿的互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凸显出其神秘和魅力;四、五句以比喻的手法,摹画出其居住环境的清雅美丽;末二句是对白石郎的直接赞美,也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全诗语言优美,极有韵致,成功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美丽绝伦的白石郎形象;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国论

苏洵 苏洵〔宋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月

朱熹 朱熹〔宋代〕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史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