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过不了多久就要立秋了,残暑啊快点把那嚣张气焰收起来吧,凉爽舒适的金秋就要到了。
树上瘦小的知了怎么会有这么长的气呢,一直鸣叫到斜阳都隐去了它还不肯罢休。

注释
寄声:托人传话。这里指向残暑发话。
拘收:收起来。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杨万里著;张勇,姜剑云,杜玉荣解评. 杨万里集[M]. 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25-30.
2、 杨大中编. 唐宋绝句五百首[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6:461-463.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夏,杨万里自漳州改知常州。淳熙五年(1178)夏,杨万里在常州写下了这组诗。这是杨万里诗风开始转变时期的作品。这一组小诗,已经开始显示出诚斋诗风的这一新的特点。此诗为组诗第四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缪钺等著. 宋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1134, 1148-1151.

简析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赋予暑气以人格,好像跟他说明秋天就要来了,暑气就能很识时务地悄悄退去一样;后两句赋予蝉以人的意识情感,说它因为白天的时候被这似火骄阳炙烤得难受,以至于在太阳下山之后还不肯善罢甘休。这首诗用的全是平常语和常用意象,但其中新奇想象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该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赏析

  诗中的傍晚蝉声,是荷池上所闻,鲜明地凸现出杨万里诗想象奇特,富有幽默感的特色。这首诗全用拟人手法写成,前两句赋予暑气以人格,好像跟他说明秋天就要来了,暑气就能很识时务地悄悄退去一样。后两句诗人也给了蝉以人的意识情感,瘦蝉“吟落斜阳”也因为白天的时候被这似火骄阳炙烤得难受,以至于在太阳下山之后还不肯善罢甘休。这首小诗中用的全是平常语和常用意象,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和诗人新奇想象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有直接关系。

  诗的后两句“吟落斜阳”一语是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非现实的意象。诗人说瘦蝉“吟落斜阳”确实是有违现实逻辑的,夕阳自落,瘦蝉自吟,二者本无关系。但是诗的本质是审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4974篇诗文  26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女摇仙佩·佳人

柳永 柳永〔宋代〕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
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妳妳、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心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双美 一作:双关;妳妳 一作:奶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