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独以作百川的宗主为甘美,以作沧海威武的神灵而伟壮。经过扶桑岛向远处漂流,跨越天涯找到归宿之地。海面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涛声时而沉闷,时而响亮。如同沸水涌出,漫溢奔放。鱼鳖纷纷溃散,四处奔逃,迷失了方向。凤凰与天鹅悲哀长鸣,寻呼同伴。它们振动鳞甲,梳理羽毛,随着波涛翻滚。仰头吞食芳草,俯身在清澈的溪流中清洗。巨大的鱼在海面横行,其势如同要吞掉舟船。钓取大贝把玩,采撷明珠成串;捡拾悬黎欣赏,收集武夫珍藏,远眺山脚下幽深的树林,藤萝茂密缠绕直上。树端的弯曲交错纠缠,树下的回风清泠幽凉。树梢交错纠缠,树下的回风清冷幽雅。处处生机勃勃,枝叶繁茂,鲜花和果实随风摇曳,绚烂多彩。
参考资料:完善
东汉班彪的《览海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的第一篇描写大海的作品,然而该赋对大海的形象描绘着墨不多,名为览海,实为游仙。此赋则谨遵赋体写物图貌的创作原则,通篇写海,描写细腻,刻画精微。此赋先总括沧海乃百川宗主的威神,接着写其无边之大,震撼写大海里的奇异珍宝,最后描绘海岛生机盎然的景物。
这篇赋的上半部分写海的动、海的雄浑,下半部分写岛的静、岛的秀美,全赋动静结合,雄浑与秀美相统一,把海的面貌多角度地展现了出来,虽篇幅不长,但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又一幅活灵活现的动感镜头,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此外,此赋在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方面很有特色。尤其是赋的后面一部分,连用一系列的动
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俯指陛下脚者,足也。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帝曰:“朕暗,无以识君。”“东方生知之耳。”“君可思以吴宝贻之。”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